以关系为导向的门徒训练

文/陈钦文,威彻斯特主恩堂主任牧师

我的儿子在芝加哥读研究院。一天中午,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突然觉得好想谢谢爸爸妈妈,所以特地打来电话告诉我。我欣慰又欣喜,通完话之后, 笑容仍然挂在嘴角许久。

回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美学校关闭。当时儿子正读大四,从三月春假之后就待在家里,没有任何聚会和活动,闷得要命。那时,他每天半夜不睡觉,第二天到中午十二点才起来,我吃过午饭,他才吃早饭。我对他的生活习惯看不顺眼,不满地跟他说:“我们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过著有时差的生活!”我对他有很多担忧,父子关系很紧张。

一天晚上,我在书房祷告,神提醒我:你对儿子有很多担忧,这会给他带来很多伤害。而你担忧的根本原因,是你不够信靠神。于是,我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我决心不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再用父亲的权威去要求他。我用我的律法改变不了他,唯有把儿子交给神,求神来改变他。

第二天,吃饭之前,我对儿子说:“儿子,爸爸想对你讲一些话。爸爸管你,是因为爱你,但是爸爸对待你的方式,让你在家里觉得很有压力,也给你带来了伤害。爸爸向你道歉,请你原谅爸爸。”儿子开始哽咽,开始跟我谈他的感受。我们在认罪悔改中和好。之后一年多隔离在家上网课的日子,对我们父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祝福。我们开始了一段深入的门徒陪伴旅程。我们每天一起读经灵修,也经常去户外散步谈心。我看到儿子身上的改变,在教会年底的圣诞节庆祝中,儿子甚至还愿意公开分享自己的见证。

我很感恩,这些年来,我在教会推行以关系为导向的门徒训练,当我从自己的家庭、亲子开始这样的门徒陪伴时,我的家庭得到祝福。从这段经历,我也深深体会到以关系为导向的门徒训练有多么重要。

困惑呼求

主耶稣在留给我们的大使命中,吩咐我们要带人做门徒。可是,如何带人做门徒呢?

我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从小在教会环境长大,但对于如何做主门徒却感到抽象又陌生。我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过系统门徒训练,也不知该如何带领门训。

我于1995年到1998年在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接受神学装备,之后在台湾牧会。2003年,我被任命为费城威彻斯特主恩堂的牧师,我们举家搬到美国。主恩堂的大多弟兄姐妹都是国内来的学者,随便拉一个都是博士。我很苦恼,我要如何牧养这样一群精英呢?我一边祷告呼求,一边摸索尝试。

在之后的12年里,教会从草创发展到组织化,我们能做出很成功的节目,承办很出色的活动,并开展很系统的课程。可是,我心中的疑问仍然存在,如何培育主所托付的羊群成为主的门徒?如何透过门徒训练,帮助信徒委身主的大使命?我常常发自内心向神呐喊、呼求答案。

豁然开朗

2015年,我们教会举办退修会,基督使者协会的柏有成老师是我们的讲员。柏老师送给我一本书——欧格理(Greg Ogden)所着的《以关系为导向的门徒训练》。这本书犹如黑暗中的一盏灯,在门训这个课题上为我答疑解惑。

书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带给我深深的反思:我是不是偏离主的呼召?我是否用很好的活动取代门徒训练?我是否以课程取代门徒训练?反思带来了观念的改变:

1. “带领门徒”与“开展事工”

我意识到,主呼召我带人做门徒,但我却只关注事工本身,而模糊了事工的目的。所以,我开始以做主门徒为轴心,来看待教会各样的事工。我不再把讲台看为最重要的服事,而是把装备门徒看为首要任务。我不再以活动为导向,而是看重门徒关系的建立。比如,教会举办VBS,我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参加者的人数,而是弟兄姐妹的生命有没有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成长。

2. “带领门徒”与“门训课程”

教会通常会开办一些门训课程。课程是以讲员对听众的形式呈现,课程基于知识,而非建立关系。我们不应该反对获得知识,但仅靠知识却不会带来生命的转变。北美的华人教会大多不缺知识,很多课程只是注重学习的内容,学员却没有委身的生命改变。这样栽培出来的学生常常知识丰富、骄傲自大,却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所以,门训课程不等同于门徒训练。

3. “带领门徒”与“生命关系”

我认识到“生命的关系”是实现门徒训练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门徒训练应该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学习,在关系之中进行全人的建立。这需要委身、肯花时间、愿意付出心血和代价。生命需要在信任、爱、透明敞开的关系环境中成长。在堕落的世界,与人建立深度信任、敞开透明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即便是在教会,建立亲密的门徒训练关系,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可能付上被伤害、失望的代价。但也只有在长久属灵的关系中,人真实的性情、软弱、瑕疵、罪性才会表露无遗,也才能真实对付生命的弱点。生命的改变,不可能离开群体的关系。

推动门训

重新理清了服事目的之后,我决定专注于带领会众成为门徒,以圣经为基础,在亲密的关系中进行门徒训练。

1. 门训模式

经欧格理研究,三人的门训小组能把生命转化的动力扩展到最大。“三人组”比传统“一对一”门训关系更能创造敞开、透明、相爱的气氛与深入交往环境,训练门徒学习彼此扶持。(欧格理,146-148)

由此,我想到“老、中、青”三人陪伴小组的门训模式。“老”是指已经受洗,并带领或陪伴过别人的基督徒;“中”是指受过洗,但从未接受或带领过门训的人;“青”是指已经决志或刚刚受洗,没有经过任何门训的人。这样的门徒小组模式,由“老”带着“中”,陪伴“青”。使“青”能成长为“中”,“中”成长为“老”,实现生命成长的倍增。

2. 门徒之约

2015年1月的一个主日崇拜后,我们进行了全教会门徒评估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从80份回收问卷中,得到重要数据:教会有72%的人表示了解门训意义并且愿意接受门训;有78%人表示愿意陪伴他人。调查结果使我很受鼓励,于是,我们正式在教会推动三人门训小组。

我们为会众安排好三人小组,然后在教会主日崇拜举行差派祝福祷告。从“门徒之约”开始,每个小组刻意、有纪律地付上时间的代价,每周定时相聚。我们强调小组每位成员遵守盟约,建立信任、安全、保密的环境,相互守望、彼此代祷,陪伴同行,一起学习神的话语,更加认识神,并建造属灵的品格。

3. 门训材料

小组从基础信仰课程开始学习,之后再按照需要,学习其他的门训教材:《以福音为中心的生活》、《合神心意的门徒》、《合神心意的生命》、《人如何改变》等。多数教材都是由基督使者协会出版的,成为我们教会很大的祝福。

另外,我们还成立了教会门训小组同工团队,并固定举行“早餐会”,一起讨论进展、反思问题、研讨方案,并为门训代祷。我们也常会邀请参加门训小组的会友分享他们的见证。

感恩见证

很感恩的是,推动“以关系为导向的三人亲密小组”门训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人生命的改变,看到福音的大能。

有一次,师母去教会的一对90后夫妻家探访,遇到弟兄还未信主的妈妈,这位妈妈兴奋地告诉师母,这两个孩子变了,最近不怎么吵架了!有一位弟兄沉迷色情网络无法自拔,他在陪伴小组里敞开自己,借着弟兄们的守望帮助,终于挣脱了多年的捆绑。有一位姐妹在一次参加小组门训之前刚跟丈夫吵了一架,她在小组里哭了半个多小时,另外两位姐妹一直陪伴她、劝导她。

门训小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在这里,每个人可以敞开自己的伤痛,可以得着陪伴、医治,可以彼此代祷、守望,一起成长。
疫情期间,门训小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疫情期间不能有“活动”、“节目”,但是借着门徒陪伴小组的落实,我们看见夫妻间、亲子间、弟兄姐妹之间,因着门徒陪伴的关系,生命发生变化。而教会的美,就在于弟兄姐妹的生命有持续的长进。

很感谢神,我从一个对如何“领人做主门徒”一筹莫展的传道,成为有负担推动门徒培训的牧者,这完全是神的恩典和怜悯。我也感谢基督使者协会的帮助,使者所出版的书籍与所开办的门训栽培课程,带给我观念的扭转和实际策略的启发,这才有了我们教会门徒训练的欣欣向荣。后来,我成为基督使者协会的董事,每次去总部开会,我都会在教会广而告之,好让要在使者书房买书的弟兄姐妹把书单给我,我顺便帮他们把书捎回来。另外,我每次去营会做讲员推动门训时,也都会推荐使者发行的系列门训书籍。我跟大家开玩笑说,我都成了使者书房的金牌推销员了。神借着使者协会大大祝福了我们的教会,我衷心希望,众教会也能够通过以关系为导向的门训同蒙祝福,带领会众做主门徒,一同履行主的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