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事工如何影响我的生命
关于我
我来自台湾高雄,除了父母以外有个大我二岁的哥哥,外公是长老会的长老,我和我哥从小就跟着妈妈去教会参加儿童主日学。那时去只因为结束后可以有东西吃,有小礼物拿。一直到中学因着课业压力,我才回到教会决志信主,才开始与神有个人的关系,外公也常提醒我们要与神有亲密关系。
如何与使者结缘
在美国念研究所时,我从教会了解到了基督使者协会,我也是使者杂志和书房的忠实客户。在台湾曾读过《暗室之后》这本书,对蔡苏娟女士的一生及她晚年在宾州乐园镇的生活充满好奇。在念博士班时(PhD in Education, major –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有位朋友告诉我使者在美西有一个单身营, 因着参加单身营我认识了神为我预备的另一半Paul。他当时是单身营的coordinator,周大卫牧师是讲员(从认识到相爱到结婚这见证细节可参考使者杂志2011),若不是神的带领和预备,我这个OBC (Oversea Born Chinese)不会认识Paul这个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
2008年毕业后,我回到台湾在大学做我的博士后研究,我与Paul于2009在台湾结婚,2010定居美国加州。我喜爱教学,因此努力积极在湾区寻找工作,虽然有几次面试,然而神没有开这扇门。在一次灵修中,我被提醒要Let Go and Let God,我开始改变我的祷告,我感谢神让我在五年内完成学业拿到博士学位。我求神带领我到一个能使用我专长的地方,发挥我的恩赐,可以荣神益人。也许因为使者是我和Paul的媒人,我们对使者有着特别的感情,我们决定有机会要去宾州乐园镇看看。
加入使者服事
2012年夏天我们拜访了使者,也与周大卫牧师有更多的分享。周牧师知道我的专业后告诉我,使者在找一位能与郭振游教授同工并把他的门训DVD整理编成纸本教材,问我有没有兴趣。在与Paul讨论祷告寻求神的心意后,我申请了这份工作,同年秋天,我加入了使者,开始与郭老师同工,我们进行教材编辑,策划了在总部的培训。
与郭老师一起同工已经有10年了,我们策划了许多生命影响生命的门徒训练培训,也编辑出版了许多教材,如天路客之歌:从《天路历程》反思灵命成长之路(研习课程),灵命成长的秘诀,幸福家庭,蒙福人生,智慧管家,职场发光,同工塑造,领袖培育,如何读圣经和带领查经,如何有效传福音等研习课程。
让我很感恩的是,我们常收到弟兄姐妹分享这教材如何帮助个人灵命成长的邮件,很受激励。我们举办多次门训小组,学员在完成课程后纷纷开始新的门训小组,门徒倍增的运动在美国、也在世界各地开始进行。过去几次门训小组中,参加的学员有些是牧者传道或长执,在他们亲自体会到门训的重要后,都开始在教会推动门训,积极栽培门徒。
服事中的挑战与心得
大使命培训中心建成后,我们策划了几次郭老师的生命影响生命的门徒训练,当时住宿只能住在使者农庄或请学员自行安排,许多参加者建议是否有可能盖一个住宿中心。感谢神的丰富供应,2017年蔡苏娟纪念宿舍建成。我们陆续策划了各样主题的培训,虽然参加者都觉得很有收获,然而或许是地点不方便或是时间的因素,参加培训的人数有超过40人,也有10人,但大都维持在15-20人。
当时的我认为,培训办得成不成功就看参加的人多不多, 人数不多,我自然很受挫。也会有听到各样的声音,“培训课程不要用到主日,会有牧者不喜欢”;“参加人数不多,不要办了”有段时间我给自己压力,希望借着参加的人数来证明我的能力。而我再次被神提醒,我不需要证明什么,这不是我的事工,是神的事工。有位牧者提醒我,培训不在乎人数有多少,只在乎有没有得着。
一路走来总有弟兄姐妹问我,既然有博士学位是否会后悔没去当教授,当教授受人尊敬并且薪水不错,使者毕竟是非营利机构,薪水当然无法与教职比较。我想说的是,我不后悔, 我很感谢神带我进入使者,我很享受在使者服事。一路走来我学到很多,也认识了许多弟兄姐妹、牧者及讲员。为了策划培训,我开始学习去多了解教会当前的需要,弟兄姐妹的需要, 在使者办培训的优缺点,发展使者独特的培训课程。我们开始有了使者培训团队,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也设计与当地属灵资源结合的活动,例如蔡苏娟的故事,圣经人物与圣经剧结合(以斯帖记)等等。正当我们准备好新的培训课程,新冠疫情来了。
2019开始的新冠疫情迫使我们把培训从实体改成线上。当时大家都被困在家里,和郭老师讨论后我们决定办几场线上的培训,比如:如何在网上带门训小组;如何在网上传福音。第一场如何在网上带门训小组竟然有超过1500人参加,我们受宠若惊。在举办了几次线上培训后,我们开始策划不同主题的培训,从此拓展了我们的疆界,参加的学员遍布各大洲。
原本以为居家隔离的日子只有几个月,结果却出人意料。这期间,我们看到许多教会的儿童青少年事工因疫情停摆,神把对儿童青少年事工有负担且有丰富经验的窦道平传道带到我们当中,我们策划了许多儿童青少年事工培训项目。但要儿童青少年稳定又专心地参加线上聚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透过使者培训的讲座,我们看到许多弟兄姐妹分享他们的得着,教会的事工被更新,个人生命被改变,我们感谢神的奇妙安排。
这几年,看到自己教会的年轻人离开了教会或是朋友的孩子上了大学后就不再去教会,我开始研究为什么,是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根据一份基督教机构的研究报告,因为COVID-19疫情,教会年轻人的流失率大增。其实这不是一个新现象,而是疫情把年轻人离开教会的情形更加凸显出来而已。今日年轻人停止参与教会的现象十分普遍,实在值得关注。许多教会的年轻人从小就跟从父母参加聚会,在教会中成长,可他们的信仰并不是自己独立意识下的选择,教会生活只是来自父母或朋辈的压力。信仰对他们个人来说,并未产生实质上的影响;教会的教导亦未必能回应他们所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所以在中学毕业可以较为独立之后,离开教会便成为自然的选择。那么如何降低年青人的流失率?怎样使他们的信仰能札根成长?
使者看到了这个需要,我们举办了多次与青少年事工相关的网上培训。2021年,使者培训与美国福音证主协会,远东广播,核桃市第一华人浸信会,基督徒喜乐之家,National School Project等机构合作策划举办了青少年事奉者研习会。讲员都一致认同“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127:3)。信主的父母都要作好管家,按主的吩咐和应许“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子女的信仰仍然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若能够成为正面的典范、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孩子的信仰能持有宽容并具弹性的态度,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还是能承传上一代的信仰。父母要明白及愿意承担子女灵命成长的责任,信心种子的生根及培育,往往自家中开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父母是否把信仰教导的责任完全交给教会?正如把孩子交给足球、游泳、钢琴、数学课的老师一样,误以为仅靠教会就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主。又或许教会只集中提供节目和活动,却没有帮助父母在家中建立孩子的信心。“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6-9)
美国著名市场调查公司 The Barna Group 创办人 George Barna 说:“当教会(有意或无意间)担当了家人要尽上培育孩子灵命的责任时,这便促成家人对教会不健康的依赖,亦免除《圣经》赋予家人的责任,因为最终是神要父母承担责任,栽培子女属灵成长。”Mark Holmen在《Faith begins at home》一书中指出:“今天教会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家庭如何与教会配合,重新装备家庭建立孩子对主的信心。”教会致力与家长合作,让孩童建立一生跟随基督的根基。家庭是培育孩子品格,让他们感到被爱、被关心的地方;家长更要懂得如何以“爱”行使父母的权威和影响力,教导孩子自律和长进。主耶稣是家庭的根基,父母邀请基督成为一家之主, 有主同行人生路,虽然面对挑战,仍能站立得稳。子女在父母身上看见神,知道祂是谁就学会爱祂;他们学习服从父母,从而明白怎样服从天父。
另一方面,教会需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在这个世代,教养孩童并不容易。世界的引诱不易对抗,新一代力倡思想独立,不一定接纳绝对的真理,对社会上许多不适当的个人权益,如同性婚姻、堕胎等都极度包容。我们的子女也处于中西文化的冲击,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神的心意是要我们一代接一代,把基督教信仰传承下去;父母送给子女最宝贵的礼物就是从小就开始教导孩子仰望神,不忘记祂的能力和奇妙作为。引领下一代成为爱神、爱人如己的信徒及教会领袖,一生尊主为大。
对于当代伦理议题,例如,代理孕母、人工生殖、科技复制人、基因改造婴儿、同性恋议题,基督徒应该如何回应?使者培训特别邀请张立明医师,以圣经为基础,从神学和医学的角度与我们分享如何依据圣经做出合神心意的伦理抉择,回应时代的挑战。
在现今的世代,华人父母对于一些所谓的敏感议题无所适从,为了回应时代的需求和目前社会对这些议题的争论,教会和基督徒需要被装备,知道如何以圣经的观点和基督的爱来面对、回应这些议题。基督使者协会期待教会能勇敢地去面对这议题,虽然教会不认同同性恋行为,却应该支持有心改变的人。在这性别议题风起云涌的世代中,基督徒需要学习跳脱媒体框架与刻板印象,正确认识和了解同性恋朋友,才能进一步以基督的真理与慈爱,接触这群体。今天的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 不能再逃避这一问题。
近年来媒体大力支持许多违背基督教信仰的理论,如何帮助下一代了解合乎圣经的“性”观念非常重要。基督徒父母或老师不宜有“鸵鸟心态”, 如果父母没有从小予以正确的性教育,现代的孩子不会甘于“无知”,他们会从朋友或媒体攫取。今日的儿童和青少年,很容易从他们周遭接触的环境,如名人、学校、电视、电影、互联网等获取性知识;但局限于表面的知识,不但会令年轻人充满疑问,还会混淆。如何引导儿童青少年,了解《圣经》对性的看法,正确的两性关系与维护生命的神圣性,便成为了克不容缓的议题。故此,使者培训举办了几场相关培训讲座,鼓励父母把握机会,向子女分享谈论正确及正面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做个“可谈”的父母(askable parent),创造“可谈”的时机(teachable moment)。
神的带领与预备真是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一埸疫情让我们有机会与其他机构和神学院有合作。也感谢神的带领,我们有幸邀请到许多不同讲员,譬如说香港心性协会康贵华医生的《跨性别同行》、美国黄伟康医生的《性别自信》、美国张立明医生的《生命伦理》、马来西亚何李颖璇师母的《性教育学堂》及台湾家庭第一协会的沈美珍师母及她团队的《性教育》等等。
经常有弟兄姐妹和牧者告诉我们,使者培训策划的培训带给他们许多帮助与成长,我们也很感谢弟兄姐妹对我们的支持、鼓励与反馈。使者培训会继续针对当前信徒在疫情、在教会、在家庭、在职场及个人灵命成长的不同需要,策划多元化的线上课程和实体聚会,来装备基督徒,一起学习应对世界观的挑战。愿我们继续成为基督的使者,在现今世代的盐和光。
了解更多咨询,请浏览使者培训网站:afctrain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