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来源/心de创可贴,分享/Luna&小润,编辑/May

在我们身边总有很多人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不愿意,甚至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面对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大部分人,或面对上司时。那么,这里我们就来通过六个简短的事例分享、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事例一: 在团契里,如果除了我以外的大家都同意吃辣的火锅,只有我一个人是不能吃辣的,但我不好意思说出来,怕扫大家兴,该怎么办呢?

我们很容易先给自己下一个定义——怕自己说出来是扫大家的兴。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设,假设我说出来就会扫兴。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时时刻刻去提醒自己的地方,就是我们无法假设对方听了我们发言后的表现。其次这里说,大家都同意吃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只能吃辣的,或者只喜欢吃辣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并不能听见对方说了一个答案,就假设对方是否定其他答案的。所以,当我们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首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不能吃辣的,但是也要表达一个意愿,就是我愿意尊重大家的选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不仅仅要说出自己的实情,还可以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选择,比如说提出有没有鸳鸯锅的可能性。我们不一定要拒绝别人,但首先要学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我们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便是忽略了自己的本性,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我们不喜欢的后果。就像我们想和大家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能够和大家愉快的享受在一起的时间。但如果是自己以为怕扫兴而不愿意告诉大家,其实是忽略了自己的本性,让自己委屈,却自以为是让大家没有扫兴。其实人与人之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语言,也是情绪和氛围的感染。如果自己委屈起来,不仅是耽误了自己享受和大家快乐的时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家。

事例二:有身边认识的异性单身朋友或教会的已婚弟兄,时常以感谢为由,要拥抱我,但无论对方是谁,我都觉得很不舒服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或表达。或许是文化不同的原因,好像在美国大部分人对于适当的肢体接触是接受的,所以是否只是我个人比较保守的原因呢?
 
这里虽然在问,是不是保守,但其实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保守或不保守。因为无论我们现在下一个结论,说保守,还是不保守,都无法改变一个现状——就是自己和异性拥抱是不舒服的。我们既不能说是保守,让你觉得和人拥抱不舒服;也不可能跑去别人面前告诉对方:“你太开放了。”而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事例里说到,别人以感谢为理由,但对方表达感谢的方式是拥抱。然而我们首先要分清,表达拒绝拥抱,并不是拒绝被人感谢。既然对方要表达感谢,更会愿意采取你愿意的方式,尊重你的想法。我们拒绝对方的表达方式,并不代表拒绝感谢。我们可以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被拥抱之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主动表达自己接受的方式,比如可以主动握手,或者拍拍肩膀之类的……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
 
事例三 :教会聚餐活动,一对负责接送我和另一位慕道友的弟兄姊妹要先走,问我们吃好了吗,可以走了吗?尽管我当时还在吃,但下意识反应是:“好的,没问题!”其实心里很不满,因为我们还没有吃完,并且我们聊得正尽兴。心中越想越有怨气,觉得他们为了方便自己的个人行程,却没有很好地尽服侍的责任(让我们更充分地交流和享受活动)。

首先,我们看到这里的回答是下意识的——下意识的同意了。我们的大脑对于一些日常性的事务是会有下意识的,比如说开门、刷牙、洗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为我们大脑每天要处理很多事务,无意识的习惯性的小事情,会让我们的大脑节省很多能量,这是一个大脑工作的自然流程。说完下意识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例子。因为这里的回答是同意了,是同意走的。那么听到的人接受的信息就是同意了,我们无法再去假设对方为什么没看见我们聊得很尽兴。所以,虽然心中对服侍的弟兄姐妹有怨气,但是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我们无法假设别人关注到的东西和我们关注到的一样,也就是无法假设接送我们的弟兄姐妹可以关注到我们吃没吃完饭,是不是聊得尽兴。所以有时候当我们对其他人有怨气,也许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真实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是否是自己的下意识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事例四:有时候分不清别人是否是不满还是理性表达。比如自己询问一个房东房子的情况。因为考虑租这个房子,但不确定,所以问了对方很多问题,但对方突然说只再回答我3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很羞愧、很难过,意识到自己耽误了对方很多时间,出于自己的忧虑问了对方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同时觉得自己问这些问题也算合理,所以很困惑。

这里的描述会让我们很有画面感、很真实,因为他非常细致的描述了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首先,我们看到遭到对方的拒绝,会觉得很羞愧。确实,每个人遭到拒绝的本能都是觉得羞愧、难过。但是我们理性上要知道,遭到拒绝并不代表自己有错。那么在这个例子里面所描述的是,因为自己问了很多问题,而被对方拒绝。在没有法律条款的前提下,其实自己问多少问题都是自己的自由。但是对方是否选择回答这些问题,也都是对方的自由。这无关乎于对错,每个人的边界和感受不同,所以我们无法下一个定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和上个事例一样,我们对于是否合理,不能给出一个答案。如果我们说合理,并不是支持你去继续问房东,如果我们说不合理,也不能压制你心中对于问问题的欲望。所以,这个问题表面上来说是在问是否合理,就像上个事例,表面上是在问对方有没有尽到服侍的义务。实际上掩盖了自己真实的需求——为情绪上的怨气、或者是情绪上被拒绝了而感到羞愧找个说法。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要担心呢,为什么会害怕而不能表示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情绪呢?或者自己是否已经假设了所有的和谐、愉快,必须要以牺牲自己的舒适和真实需求为代价呢?
 
事例五:有个团契的姐妹经常评价别人,发泄负面情绪,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和她打交道。她有时候会主动找我聊天,但是我每次和她聊天都会被品头论足一番,心情非常不好,所以我不想和她聊天,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并且她曾大力帮助过我,我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我们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爱,是出于谁?归根结底是出于神的。所以我们受了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惠,我们是否一定要还给对方这个人情呢?或者一定要以这样陪伴对方聊天的方式还人情呢?第二,如果一个人被很多人拒绝聊天,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真实的告诉对方,她的行为造成的影响呢。如果我们在背后觉得她真的不好,我们可以告诉对方,因为如果不告诉对方,便是对对方的纵容了。所以,我们其实是可以告诉对方,她是有这样不好的影响力的。正如圣经教导我们的:“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马太福音 18章15-17节)
 
事例六:老板交代我工作,我觉得不是很理解,所以我想和他过一下我的工作,但他说我自己看看能学会,不需要找他,可是实际我自己学不会,他又不听我的需求。我不知道该如何说。

这里我们需要想到,老板也是人,所以在我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他过一下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他可能会假设我们没有学,或者假设我们学了就会。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说,想和老板过一下工作。站在老板的立场是可以拒绝的,我们也无法强迫老板帮助我们。那么这时候,可以再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已经花了很多时间自学了,还是没学会。我们还可以给老板提供一个选项,比如能不能找个有经验的同事来帮助我。所以我们被别人拒绝时,可以再为对方多提供几个选项,这样就不是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了。
 

这些事例基本能够涵盖我们在生活中不敢说出自己的拒绝或者真实意愿的情况了。基于这些,我们也给大家几个建议:
1.      意见可以说出来,但要尊重彼此。
2.      不能否定对方的需求,但我们也不能假设对方听到我们的说法会作何反应。
3.      对于下意识的说话和办事,我们可以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去理清思绪;也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别人也可以拒绝,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和边界。
 
愿大家都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学习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经上所说:约翰一书 4章18 节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