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商不宣——在巴比伦开公司

文/柏有成
Image

“…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他…回来…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 (路19:13-15)

必也正名乎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的名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原义是四种国民皆是国家的柱石,无高下之分。经过儒家文化与科举制度的演绎,将“士农工商”这个次序引伸为社会阶层的高低;日后又对“无尖不商“产生错误的解释。“尖”原是量器之意,代表远见与度量。以讹传讹将“尖”变“奸”,成了“无奸不商”,再转变成“无商不奸”,从此“商人”背负污名,商业在华人心目中是属于“下品”。为了名正,言顺,事成,讨论营商宣教议题,必须排除对商人和商业的负面印象,重新审视现代宣教生态版图的演变之后,才能对商业宣教有翻转的认识。

专职宣教士 (career missionary) 原本是进入福音未达或福音未得群体与地区,开荒布道,建立教会的主力。本世纪福音使命的挑战之一是,这种宣教的管道因政治情势与宗教抗衡压力被闭锁。这些国家不允许专职宣教士进入,但是穷困地区愿意开放国外商业投资与专业技术。回应严峻情势的挑战,差派宣教士进入这些地区建立经贸实业,成为接触异文化群体的另类实践方式。
 
营商宣教的本质

洛桑委员会2004年讨论商业宣教模式,发表《洛桑第59号专案报告,Business as Mission, Occasional Paper No. 59》,阐述营商宣教的定义与要素。综合言之,具有使命感的门徒创办商业实体,营运获利,永续经营。地区是穷困百姓及未曾听闻福音的异文化群体。为当地社群创造财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活品质环境,终极目的是分享耶稣基督的福音与灵性的转化,“使人知道各样的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腓利门书6节)。

这种转化的力量来自生活层面细腻的表达福音:1. 在创业规划中精心研发产品,使经营的生意有利可图。盈余回馈乡里,增进百姓福祉。2. 在商业交易中看重承诺,坚持诚信,赢得当地社群的信任,建立口碑、能长期经营。3. 在行事为人中具体呈现信心,盼望和爱心的模范。4. 在社群互动中展示美善与恩典,建立优质的人际关系。5. 在社会公益中承担社会责任,帮助穷困,休戚与共,建立行之有效的服事模式。6. 在工作领导中表达仰望上帝与顺服带领的举止,善待员工,有为有守。

一个妥善经营获利的公司,可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员工发挥所长。帮助当地的社区与政府看见一群真诚关顾,谦卑服事的耶稣门徒,以耶稣的爱与恩典展现生活信仰,致力回应社群的需要,呈现福音的盼望与真理,以及这位赐恩福的天父。

营商宣教士的素质

未听闻福音群体所在地的政治与风土民情,造成分享基督福音的困难。如果福音的使者要以商业宣教士的身份进入该地区,需要具备那些特性、恩赐、和基本技能呢?他的基本要求与跨文化宣教士无异。

灵性层面:有清晰的呼召、认定商场为禾场;品格层面:成熟的生命,人际关系;心智层面:跨文化适应,语言学习能力;意志层面:开荒刻苦耐劳,承受压力孤单挫折。因为是商贸模式,他的事工能力层面有特殊的要求:具有创业精神,经营生意的专业知识与实作经验,包括市场调查,创业规划,筹措资金,招募员工,人事管理,生意网络推广,成本控制,税务财务报表,商业劳工法规,与政府部门交涉。

差会招募商差宣教士的困难

1. 士农工商的阶级阴影这种阶级观念深植华人心中,沿袭至今,在教会中形成一种潜意识的“圣洁”阶级。教会关心的主要课题是教导弟兄姐妹们如何在教堂之内服事,对装备训练门徒在世界中服事,没有太多著墨。要弥补如此巨大的鸿沟,教会需要教导整全的工作观,帮助门徒分辨和顺从神的召命,认清这世上没有“兼职”的信仰,只有全职的门徒。不再蔑视经商只是赚钱与捐钱的行业。

2. 移民教会的“罗得情结”移民离乡背井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更美的家乡,享受清新的空气,舒适的家居生活,优质的教育环境,自由的成长空间。这种初衷无可厚非。来到北美富饶之地成为耶稣的门徒之后,因为成功神学的戕害,让一批“罗得”型的基督徒,认定基督徒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地上做财主,在天上做拉撒路;营商宣教是一个遥不可及,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教会的责任需要唤醒门徒重新思考福音的真谛,推动跟随耶稣的信仰实践与落实使命生活形态。

差会招募商差宣教士的途径

1. 策动营商宣教,恩泽未得之民:我所在的机构,基督使者协会,自1983年开始,每逢三年在美国举行华人差传大会。目的是激励与动员华人教会参与普世宣教。截至2010年为止,大会举行地点位于美国东岸,2011年增加美国西岸每三年举行大会,2015年拓展到美国德州举行。从2011年至今,每次大会约有2400至3400人参加。大会邀请讲员分享未得之民的宣教实况,工作坊开设商业与职场宣教的专题,呼召有志于营商宣教的弟兄姐妹委身。大会设有“下一步”跟进事工,辅导与连结合适营商宣教机构持续跟进培育,日后能进入未闻福音群体所在地,进行创业。

2. 动员华人基督徒企业家:北美华人教会有许多门徒具有国际贸易经验,企业经商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可以为营商宣教公司的咨询顾问,培训师。教导团队建立、冲突管理的实作。

3. 呼召孕育年轻世代成为营商宣教士:基督使者协会校园事工的宣教士服事来美国大学校园的华人学生。根据美国国际教育机构发表的国际留学生统计,2018学年度由中国大陆来到美国留学生人数超过36万3千人。由校园毕业之后,约五分之一的毕业生继续留在美国寻求工作。他们人生阅历有限,需要生命导师,职场教练的辅导与带领。因为美国工作签证与移民政策的紧缩,大部分的学生会返回中国大陆。基督使者协会从2014年开展毕业生跟进工作,培育他们成为国度观与使命感的门徒,为营商宣教储备人才。

商场与信仰的结合

营商宣教是文化使命与福音使命的结合。面对当地政府的管制,百姓坚硬的心田,进行跨地域和文化的宣教布道工作,需要极大的勇气,奉献,谦卑,耐心,坚忍。营商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还是处于松土福音预备工作,需要代价高昂的生命与舍命投资。呼吁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以营商的模式道成肉身住在福音对象中,为信仰的生活实践提供机会与管道。路加福音记着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唯有理解“生意”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此方能“无商不宣”。

思考问题

1. 荷兰神学家凯伯尔(Abraham Kuyper,1837-1920)提出领域主权(Sphere Sovereignty)的概念,认为教会要牧养信徒进入各行各业,为主作见证,彰显上帝的荣耀。教会应当如何教导与实践这个概念?
2. 如何让基督门徒明白营商宣教的神圣呼召,领受异象,承担使命进入营商宣教?
3. 基督门徒应该如何经营企业,以致于在经济、社会、环境和属灵方面祝福他人?


*本文原载于今日华人教会2019年8月号。

曾是一颗被蓟马叮过的稻穗,​​徒具光鲜外壳,却没有真材实料;曾是一名知识殿堂的观光客,自诩学养俱佳,却没有深厚功底;神丰富的恩典,叫他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在基督里学习成为世界所期待的门徒。他就是柏有成,现任基督使者协会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