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嫣儿
好读书,读好书,妙语书声识人生。今天要与您分享的一本书是《为何家也会伤人》。
这是一本剖析原生家庭问题的书。剖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责怪与归咎,而是为了自我认识与医治。也就是说,不是将自己的人生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而是了解自己的过去,认清自己真实的面貌,与过去的伤害握手言和,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
一、序言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成长的摇篮,是安乐窝,是歇息站。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人人想过好光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几对好夫妻?有几个好家庭?」 问世间家为何物,直教人身心重创!
什么是原生家庭呢?简单而言,就是我们从小在那里成长的那个家庭,至少包括自己和兄弟姐妹、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有别于长大之后自己建立的家庭。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循序渐进的,其中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先驱萨提亚(Virginia Satir)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在1950年代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孩进行心理咨询时,发现受访者的问题和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她开始对家庭这个小团体进行系统的治疗,她的工作方式叫作「萨提亚模式」。
《为何家也会伤人》,这本书的作者唐以琳是一名心理师,居住在北京。她喜欢从源头来探索人性,解释世间百态,并且深信所有的伤痛都可以用爱来化解。她指出,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夫妻相处模式、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而这个「系统」的运行很可能潜藏着许多问题,比如夫妻间的矛盾、父母角色的失职、教育方式的偏差,以及孩子在这当中面对的压力等等。
虽然这本书出自于心理师之手,却没有太多心理学的专业名词,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叙述了29位中外名人的原生家庭之痛,他们中间有著名的作家、诗人、电影明星、企业家,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光鲜亮丽,却都因着各自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幸,最终走上了孤独、艰难的人生道路。整本书的基调是阴郁的,一个个沉重的人生故事甚至令读者细思极恐,因为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或多或少也看到了自己。如传道书1:9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前人的故事很可能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故事,别人的故事也恰似我们自己的故事。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很难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过去经历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婴儿期,虽然一般成年人不存在对婴儿期的记忆,但是在长大后的情感模式,仍然会无意识地深深受到那段时期的影响。有时我们很少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A是我想要的,B是我讨厌的,为什么我总是在C问题上跌倒。然而,当我们好好思考时,会惊讶地发现,很多事情的源头紧紧地系在了原生家庭上。
在29个人生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童年的巨大影响,但本书的写作目的绝不仅于此,而是要审视这些罪与罚、爱与痛,并且为自己的子女和后代,多一些考量。正视,是跨越的第一步,原生家庭的一切遭遇不应该成为你不肯成长、不肯改变的借口,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著作者的笔,一起进入到书中,与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一起,同悲同喜,并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二、人生故事拾穗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立刻被目录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名浮现在眼前——有著名作家海明威、卡夫卡、胡适、古龙、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有诗人顾城,有清朝帝王光绪、溥仪,有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哲学家尼采,科学家牛顿,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政治家希特勒,企业家乔布斯;另有民国才女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张幼仪,电影明星奥黛丽赫本、阮玲玉、胡茵梦等等。
我会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五位人物——海明威、卡夫卡、希特勒、牛顿、奥黛丽赫本。书中其余的故事,还需要读者自己细细地品茗。
(1)无法躲避的死神——关于海明威的魔咒
海明威,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战地春梦》等。他拥有典型美国硬汉的形象,然而,在62岁生日前几天,他把枪口含在嘴里并扣动了扳机。他的父亲,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妹妹服药自杀,唯一的兄弟举枪自杀。他的家族似乎被施了魔咒,归根溯源,这一切的悲剧都来自于原生家庭。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郊外,父亲是一名清教徒,且是受人尊敬的医生,热爱大自然,爱好钓鱼、打猎等户外活动。母亲则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酷爱音乐和美术。父亲带海明威去探险,母亲则培养他学习音乐和美术。少年时代的海明威,便能文能武;长大后更是文武双全,在战场上是一条硬汉,在文坛上是不可逾越的旗帜。
然而,海明威的内心一直痛苦不安,时常感到恐惧。这种恐惧来自分裂的家庭教育。父母二人一个随性,一个功利;一个爱科学,一个爱艺术,其实不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互补,而是相互抨击,甚至相互诋毁。父亲觉得艺术无用,母亲则觉得户外活动都是野蛮和愚蠢的,甚至一把火烧掉了父亲多年收集的标本和印第安人弓箭。父亲在外事务繁忙,在家却得不到尊重;母亲相当强势,为了自己的艺术梦,坚持修建音乐厅,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并且指责父亲是不懂艺术的乡巴佬,出身贫寒,长相丑陋。
父亲终于不堪忍受这一切,在中年饮弹自尽。海明威从此活在憎恨和羞耻的情绪中。他对父亲的感情极其复杂,一方面理解他的爱好和追求,另一方面恐惧自己变得和父亲一样,或遇到母亲那样的女人。然而,他却无法走出一个怪圈:一直被和母亲相似的女性吸引,因为他需要在她们身上寻找缺失的母爱,一边索求,一边拒绝。如此,他的婚姻屡屡失败。
海明威的自我否定还来自于性别的困惑。小时候,母亲喜欢把他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样。性别不确定感,从此一直跟随着他,让他在心理上对女性短发有着恋物癖一般的爱好,这一点在《丧钟为谁而鸣》等多部作品里面都清晰呈现。人们因此认为他有同性恋倾向。这种心理,是造成海明威不幸结局的另一个原因。
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海明威,精神状况更加恶化,被认为患有躁郁症,还经常以开玩笑的形式和朋友们表演自杀场面。极深的不安全感,让他不断有新的妄想,比如被监视,或有人要来杀他。
海明威的作品中有一个硬汉形象,一个浴血奋战的勇士,这是他心目中的自己。在虚构世界中,描写暴力缓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焦虑,然而,真实的自己却相当脆弱,必须靠着不断决斗直到伤痕累累,才能勉强相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这种无以言说的痛楚,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魔咒」。
(2)未落下的皮鞭——卡夫卡的黑暗牢笼与自虐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德语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变形记》、《审判》、《城堡》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与隔阂、亲子间的冲突。
童年时代的创伤毁了他的一生,创伤的种子是父母种下的。
卡夫卡的父亲从小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加上几年部队生活练就了大嗓门,只要他一回家,家里就不得安静。在卡夫卡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常常被父亲弄出的这些噪音吓醒。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对噪音的惧怕中度过,这个心理问题始终折磨着他。父亲把军人的一套用在儿子身上,想把儿子培养成像他一样的壮汉。可是卡夫卡却没有继承父亲的健硕,一直是文弱书生的样子。在父亲面前,卡夫卡极其自卑,但是,他潜意识里一直想证明自己。父亲最不擅长的就是写作,于是,他希望有一天,父亲可以认真读他的作品,认可他,这便是他创作的意义所在。然而,在父亲看来,卡夫卡整个人都是一个错误,需要纠正。他会用语言和情绪去宣泄这种不满,不断让卡夫卡认为自己是个错误。
卡夫卡的痛苦不仅来自专政暴虐的父亲,同样来自懦弱无知的母亲。卡夫卡的母亲是家中年龄最大的姐姐,也是唯一的女孩。她的生活总是在为弟弟们付出,完全没有自我。童年的卡夫卡,每次面对父亲的批评教训,想要呐喊、抗议的时候,母亲都会准时出现,劝他理解父亲,要对父亲感恩,承认自己罪恶滔天。母亲看似在帮助他,实际上却从来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说过一句话。卡夫卡身上最后一点的男子气概,在母亲所谓的温柔劝导下,消失殆尽,剩下的是无穷的羞耻感和挫败感。
卡夫卡在与异性相处的心理方面也是病态的,他始终不敢走近梦寐以求的婚姻,三次订婚,却三次取消婚约。孤僻的性格导致他无法忍受别人对他过于接近。当他与恋人鸿雁传书时,他感受到甜蜜与爱,而一旦对方来到他身边与他单独在房间待两个小时,他就会难受无比。他深居简出,通宵达旦沉浸在写作的世界。他甚至觉得「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著书写工具和一盏灯,待在一间宽敞的、封闭的地下室的最里面。饭菜由别人给他送来……他可以边思考边慢慢地吃饭,吃完饭又立刻开始写作。」他认为自己除了写作以外毫无用处,唯有透支身体,才不至于把一切弄得更糟。去世前三个月,在饱受病痛的折磨下,他仍然坚持写作。
卡夫卡的人格已经超出正常范围,无法控制的东西都会让他感到恐惧,而最大的恐惧来自于人际关系。他宁可进入与世隔绝的孤独境地,这是一种精神分裂性防御机制。他说,唯有通过焦虑,他方能参与生活;而直接参与生活,则意味着被生活摧毁。
这一切的根源,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对父亲既恐惧又崇拜,对婚姻既恐惧又渴望。这种精神的折磨,最终导致他疾病缠身,年仅40岁便因病离开人世。
——————————————————————————————————————————————————————————————-
海明威和卡夫卡,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又何其相似。海明威外向、强壮,拥有硬汉形象;卡夫卡内向、瘦弱,文弱书生的样子;海明威经历了四次婚姻,卡夫卡却从来不敢进入婚姻。然而,他们又如此相似,除了都是作家外,皆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只是一个是母亲强势,另一个是父亲强势。他们如此优秀,却又如此痛苦,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3)天才和魔鬼只在一线之隔——希特勒绑架世界
希特勒,提到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想到恶魔、杀人狂、毁灭者。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想独霸世界却自掘坟墓,最后以自杀告终。他患有神经衰弱、歇斯底里、偏执狂强迫症等多种心理疾病。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个灵魂,让我们回到他的原生家庭去找答案。
对男孩而言,父子关系相当关键;男孩需要父亲成为效仿的榜样,父亲健全的身心、良好的性格是打造男孩健全人格的基础。然而,希特勒的父亲是一个具有破坏性人格的人。他是一个私生子,5岁时母亲将他送给了别人。后来,他靠着刻苦学习考上了公务员;36岁时,和一个富裕的50岁独身女人结了婚,获得了一大笔财产;接着又继承了养父的巨额财产,买下了一个大庄园。然而,他私生活不检点,第一任妻子和他离婚后,他又娶了年轻的旅店女仆为第二任妻子。三年后,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妻子得了肺结核,他开始和妻子的外甥女同居,并于两年后结婚,而这个外甥女就是希特勒的生母。我们无法说清是命运开的玩笑,还是原生家庭病态模式的延续,希特勒一生最爱的人竟也是他的外甥女,但这个女孩却因希特勒的疯狂追求而自杀。
希特勒的父亲,他粗暴专横,酗酒成瘾,像暴君一样在家里施行绝对权威,对儿女、妻子拳打脚踢。母亲对这个曾经是自己舅父的男人,只有逆来顺受,从不敢反抗。希特勒遭受父亲的毒打和冷暴力也是家常便饭,他6岁时曾逃学三天,他的父亲用鞭子抽打他,并掐住他的脖子直到他喘不过气来。暴力和虐待使他内心极为痛苦,甚至因为饱受父亲的羞辱想跳楼自杀。希特勒原本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但父亲强制性要求他一定要当公务员,为国家服务。试想,如果画家的梦想得到的父亲支持并最终实现,那么,人类或许就不会经历一场如此血腥可怖的灾难。
希特勒在家里极度缺乏安全感,没有体会过一丝一毫的父爱。然而,母亲却对他却百般溺爱,他也非常依赖母亲。他羡慕父亲的魁梧和男性魅力,潜意识里想通过打败父亲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他曾经是暴力的受害者,却因此迷恋权威,认为唯有将一切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于是,受害者成为了施害者。
19岁那年,希特勒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他带着一小笔遗产来到维也纳,学到了政治、演讲、吸引民众的手段,利用民众反犹心理,逐渐成了领袖。希特勒擅长演讲,因为这是他的动力。他在情感上则是麻木的,没有任何同情心。
希特勒用愤怒和仇恨绑架全世界,他之前是受害者,后来却变成施害者,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暴力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然而,他最终必须面对现实。
(4)童年被抛弃的孩子——孤独症患者牛顿
我们往往过于看重牛顿的杰出成就和天才的一面,而忽视这位学者罕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他如隐者般独居生活,孤独,不安,忧郁,紧张。循着这些现象,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原生家庭。
牛顿是「遗腹子」,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牛顿从未拥有过父亲的爱和教导。 3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有钱的牧师,继父并不接受牛顿,要求把牛顿留在外祖母家。幼时的牛顿,就表现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不爱说话,很少与别人交谈,对别人的批判也过于敏感,经常会与人发生争执。这样的性格,根源于孤独的童年,这与牛顿幼时遭母亲遗弃、缺少母爱和冷漠的成长环境有关。
牛顿的母亲个性极为强悍,但缺少智慧,没有远见。她不能支持儿子喜欢的事情,希望牛顿在家务农,赡养家庭。牛顿让母亲大失所望,他热爱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由于母亲的不理解和阻止,导致牛顿比正常时间延迟一两年才入学。他的自尊心受伤,一直都没有得到医治。他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无法从心里完全接纳自己,即使他获得了骑士的荣誉、皇家学会的主席身份以及世人的崇拜,都不能代替母亲抛弃他所带来的伤害。
牛顿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学术和思考,很少访问别人,也很少有来访者。他从不休息或消遣,不骑马,不跑步,不打球。讲座时,即使没有几个听众,他也毫不在意,对着墙壁讲,做起研究连吃饭也不当回事。他对少数的几个朋友也非常冷淡,脾气古怪。
50岁时,他出现过一段特殊的癫狂期,和朋友断绝往来,躲在角落里,指责身边的人设计陷害他。他的精神失常,可能与长期抑郁及偏执有关,或者与后期他从事神秘炼金术有关。无论如何,原生家庭和母亲的抛弃一定是重要的根源。一个人幼年时期的情绪创伤会潜伏于潜意识,影响成年以后的情绪和行为方式。他始终无法相信别人,与任何人都不能建立亲密关系。这源自于他内心的恐惧感——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抛弃?最好的方式是断绝一切连结。
牛顿终身未娶,孤独到老。他远离人群,在精神世界里一个人面对沉静的一生,也许只有这样,他才不至于害怕,一个人的世界里,永远没有抛弃和拒绝。
(5)“女神”何苦为难自己——赫本的强迫性重复
奥黛丽赫本,英国知名女演员,《罗马假期》女主角,奥斯卡影后。她享有高贵的出身,令人羡慕的魅力容颜,优雅的气质和出色的演绎才华。直到今天,她都是一种经典,一种风格,一种怀念。她是美丽、优雅、高贵的代名词。然而,她似乎总是在寻找爱情,每次投入一段爱情都会奉献所有,但最后,她总是遇到一个最不合适的男人。
女神为什么这样折磨自己?还是要从原生家庭寻找答案。
1929年,赫本出生在比利时的一个富裕人家,母亲是荷兰贵族后裔,父亲是一位银行家。虽然家世显赫,却并不幸福。在赫本的记忆中,父母之间没有温情,从不互相关爱,有的只是无休止的争吵。 6岁那年,父亲抛弃母女离家出走,母亲迅速衰老,赫本因父亲的离开变得忧郁,总觉得父母的不幸福,自己有责任。她害怕陌生人,不想与人交流。后来,她在寄宿学校邂逅了芭蕾,从此将精力都用在练习芭蕾舞上。
二战爆发后,带有犹太血统,赫本和母亲被没收了全部财产,落入了空前的贫困中。赫本在这一段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呼吸道疾病。当纳粹德国侵入荷兰时,赫本亲眼目睹自己的兄弟被纳粹士兵拖去集中营,看着叔叔和表兄弟相继被纳粹处死。然而这场战争的阴霾仍不如父亲出走带给她的阴霾更深。为了保护自己,她一直坚持练习芭蕾,拥有一技之长,争取演出机会。
赫本执着于爱情,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童年爱的缺失一直让她渴望爱,追寻爱。与格里高利·派克的相识因《罗马假日》而起,从小缺少父爱的赫本,仿佛在派克身上看到某种父爱的影子。派克是一个优质男人,他对家庭有责任感,时刻记得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虽然爱,但埋在心底。
在《罗马假日》的首映式,赫本遇见了梅尔·费勒,他是一名导演、演员和作家。当时他已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比赫本大12岁的他,还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赫本又一次被同样特质的男人吸引——年龄差距大的,像父亲一样的,成熟有才华的。两个人终究走在了一起,费勒为了赫本选择离婚。赫本从来都把事业放在第二位,把费勒和家庭放在第一位。然而,这没有影响到她的事业,她反而越来越红;而费勒则在事业上逐渐走下坡。经历两次流产后,赫本生下了第一个儿子。然而,家庭生活却开始充满争吵和不解。就像儿时她的父母一样,费勒受不了赫本的事业超过自己,他背叛了赫本。赫本在痛苦之余,依然做了一切努力挽回,但这段14年的婚姻还是走到尽头。
后来赫本又遇见了小她9岁的安德烈·多蒂,他成为了赫本的第二任丈夫。不到六个星期的闪婚,背后是赫本对家庭的极度渴望。婚后,赫本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卢卡。她开心极了,决定安心回归家庭,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并为此退出了影视圈。然而,她的第二任丈夫却混夜店,花心调情,屡次出轨。赫本默默隐忍,一再原谅他,在苦撑中熬过了整整10年。
即使全世界都为她倾倒,都认可她的美好和珍贵,但她自己并不觉得。原生家庭的伤害,父亲的抛弃让她深深地自卑。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漂亮,她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说自己漂亮。如此美丽的女人却有着骨子里的自卑,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爱情。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经历一件或快乐或痛苦的事后,会在之后不自觉反覆制造同样的机会,反覆体验同样的快乐或痛苦。这种现象被这位心理学家称之为强迫性重复。赫本的婚姻就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儿时被父亲抛弃,她不自觉地选择同样的人,最后都以背叛和离开为结局,周而复始。
晚年的赫本把全部的精力投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去帮助在战争中贫病交加的孩子。自此,赫本终于找到疗愈自己的方式——她内心那个饥饿的小孩、被抛弃的小孩、缺爱的小孩,在付出爱中获得了医治。
三、尾声
故事讲到这里,您的心情如何呢?和本书的作者一样,我感到了真实的痛楚。读这些故事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从故事中,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亲人、朋友的影子。
不过,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与书中人物一同悲哀。为什么有这么多破碎的关系,有这么多不幸的家庭呢?圣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从创世记三章人类始祖在伊甸园吃了神不允许吃的果子后,人的眼睛明亮了,心中却生出了狡诈、操控、辖制。罪,一旦进入人世,关系就被破坏了——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之间,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这所有的关系,都分崩离析。于是,不幸的故事如同魔咒一般,周而复始,一幕接一幕。
今天,我们可以放心,因为主耶稣已经用祂的宝血除去了一切的罪,我们只要信靠祂,就已经与神和好了,而我们与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修复。从心理学层面而言,离开痛苦,最好的方式是认清现状,并且经历痛苦。我们需要卸下铠甲,脱去武装,变得毫无依靠,才能让神成为我们唯一的依靠——更认识神,更认识自己,也更认识神在我们生命中的计划。
当认清神在我们生命中计划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来自不幸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一种咒诅或是厄运,而是一份化过妆的礼物和祝福。它带给我们对人生更完整的领悟,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生命的意义。
每一个来自问题原生家庭的人,都在寻找一个新的家,并且在这个新家中得医治。
从实际操作角度,这样的家庭,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其一,一个成长小组,有信赖的心理辅导师,或能帮助自己的朋友。
其二,完全彼此接纳,不带有教条、侮辱或论断。
其三,可以有相同经历,理解对方最深的难处,能包容彼此。
其四,康复的过程需要不断与同伴良性互动,鼓励与坚持。
在团队之中,透明地分享彼此最真实的感受和最隐蔽的想法,使得内在的真我走出羞愧,被接纳,得到爱,才能释放压抑的情感,并且真实地认识到:父母不是造成孩子悲剧的罪人,他们也曾经是被伤害的孩子。
让我们记住:十字架的一面是受难,另一面则是新生——在世上我们有苦难,但是神却透过苦难带给我们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