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如何Networking

文/职场心基调
Image

在美国找工作,Networking真的重要吗?网上曾经有机构公布过一组数据,在美国大约80%~90%的人是通过Networking找到工作的。

从短期来看,工作机会往往来自Networking。比如有位A同学,读书期间到某公司实习过,毕业时回到实习公司重新参加面试,最后拿到了offer。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工作努力,得到认可,与同事保持好的关系,那么再次求职的时候,这些经历肯定会给我们加分。长期来看,Networking是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甚至是还未进入职场的我们需要去学习的一项技能,因为Networking会伴随我们的职业生涯。

所以,Networking不仅对找工作很重要,对于各种能力的锻炼以及整个职业发展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此“关系网”非彼“关系网”

虽然我们把Networking翻译为“关系网”,但这绝不是“请客、喝酒、送礼”,也不是拉着人尬聊,向别人强行推销自己。Networking,顾名思义就是织网,把一个一个的点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一张网。那么怎么样把一个一个的人串联起来呢?其实,真正靠的是信息,也就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对称。

Networking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加我们visible(被看到)的机会。如果我们想把别人放到自己的网里,首先我们要看到别人,其次也要让别人看到我们。

朗文词典这样定义Networking:
the practice of meeting other people involved in the same kind of work, to share information, support each other etc。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立关系,交换信息的过程。

在校学生如何Networking

学校里大致上有三类人,一是同学,二是学长学姐或学弟学妹,三是学校的教授,而他们都是Networking的潜在对象。

首先,在校期间,同学们一起学习,做项目,培养了非常纯粹美好的友情,并且大概率以后会成为同行。在这过程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性格、品格、特点展现出来,别人就可以看到我们身上好的特质,比如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愿意帮助人或体谅别人等。

毕业之后虽然大家各奔东西,但因为专业的关系,我们跟曾经的同学很有可能成为同行。如果过去彼此之间有好的合作,那么当我们有求职需要的时候,同学们自然也会愿意来帮助我们。

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学校不要只待在中国同学的圈子里,要多和美国同学建立关系。比如有一位B同学,因为班上中国同学少,就常常分到和美国同学一组做项目,大家关系都处得很好。B同学找工作的时候,就有美国同学说他公司有个职位在招人,问B同学愿不愿意去。这样就多了一个机会。

同学间的Networking属于目标不明确,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如果平时在学校你就不认真,做小组作业“放组员鸽子”,或自己的那部分做得非常“水”,那么就不能抱怨别的同学把我们拉“黑名单”,将来有机会也不会考虑我们了。

因此,作为学生,应当认真看待自己学生的身份,尽自己的本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就是有效的Networking。

和学长学姐、学弟学妹的Networking,多半是在迎新以及社团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学长学姐帮助过自己,那么可以找机会表示感谢,或者虚心求教学业。对于学弟学妹,也可以力所能及提供帮助,主动地关心别人。可以使用LinkedIn,了解校友或是公司的信息等等。

还有一个Networking的对象就是学校的教授。C同学读研究生时在专业协会工作,他们曾经举办了一个活动,就是邀请所在专业的一些教授来分享自己做的项目,同学如果感兴趣则可以申请做他们的研究助理。C同学当时跟一位非常厉害的MIT教授一起做项目,得到了教授的认可和赏识。后来这位教授去参加一个研讨会的时候,请C同学去帮他做presentation。所以C同学不仅是在 technical 方面,并且在 soft skill 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后来C同学求职时,HR就对这一段经历特别感兴趣,这就成为了C同学求职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刚来到美国,在校外找实习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鼓励大家跟教授多一些交流,看看他们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推荐。也鼓励大家参加一些专业方面的协会,不仅有同行,更有业界大咖。这些前辈已功成名就,特别愿意跟年轻人分享,愿意提拔新人,是一种很好的Networking。

但是不管我们加入什么协会,都要保持活跃,有贡献。贡献可大可小,或是帮忙买饭,或是组织会议、分享一个好的想法……做自己,乐于分享和帮助别人,就是最好的Networking方式。

校园招聘会

鼓励大家尽早参加校园招聘会。穿上正装,来到招聘会现场,才能体会到那种真实的紧迫感。很多本科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找实习,就像找工作一样,不要害怕被拒绝,要多多磨炼。

参加招聘会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列出我们感兴趣的公司,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产品或项目,自己关注的职位,有什么要求?来到招聘会,也许会遇到校友,跟他们聊聊天,也会获得更多信息。比如说工作中常用的软件是什么?一天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越早知道这些,就可以越早做准备。看到自己跟业界的差距,然后再去调整自己,一步步向着业界的人才需求迈进。

当我们在招聘会上有机会和公司的HR交谈时,目标是在一分钟之内,把最精准的信息告诉对方,让对方觉得我们是非常合适这个职位的。因此,参加校园招聘,本身也是一个锻练沟通和表达的好机会。即使招聘会没有我们感兴趣的职位,去收集一些公司HR的名片也没有坏处,这些联系方式就是潜在的networking对象,日后可以跟进。

关于follow up(跟进)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我们可以在给对方的邮件里提到某天与对方谈论过的一个话题细节,这样可以帮助对方想起并记住我们。邮件结尾部分可以用问句结束,会增加我们的回复率和命中率。如果在招聘会拿到了校友的名片,也可以按照follow up的方法操作,再加一个LinkedIn,我们的“关系网”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玩转职场社交媒体

职场上最常用是LinkedIn。LinkedIn可以理解成个人的职业名片,我们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精华版简历。Networking就是要让自己能被别人看到,我们在LinkedIn上面可以互加关注,这样就达到了建立关系,交换信息的目的。

我们要特别认真对待自己的profile,有的人会把自己所在的公司、职位、获得过的认证或证书都放在title上,这样更容易被搜索到。一些公司的HR,甚至是一些在职人士,都会在LinkedIn上发布一些岗位招聘信息。我们可以找机会认识对方,甚至可以直接把简历发过去,如果对方刚好急着招人,回复率就会非常高。

另外,LinkedIn上有一些 professional group,我们可以加入和自己专业相关的group,这样就能了解到自己所在领域有哪些比较厉害的公司,领域的热点在哪里,还能找到同行,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我们联络对方时,一定要礼貌、诚恳,信息披露要精准,这样才会有比较高的回复率。新生也可以使用LinkedIn,可以把自己的学校、专业、学过的课程、做过项目放上去。也可以加入一些专业群,了解行业动态,还可以和校友、学长建立联系,也许从中就能找到实习机会。

另一个职场社交媒体是“一亩三分地”,上面会发布一些比较紧急的招聘信息,通常都是Computer Science专业的。有时就是招聘经理发的,遇到这种机会一定要特别珍惜,好好准备简历,直接投过去。

此外还有一个新的Networking平台叫做Lunchclub。输入自己的资料,平台会用算法给我们匹配一个合适人选,可以约一对一virtual meeting(网上面谈)。这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拓宽人脉,接触到一些原本接触不到的人。

克服Networking恐惧

在美国找工作,Networking很重要,但同学们一想到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心中不免有些害怕。我们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呢?《圣经》上有句话这么说,“(祂)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腓立比书2:6-7)”。就是说我们展示自己的时候,要带着虚己的心态,看到别人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那种因为挫败而产生的恐惧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此外就是带着一个爱人如己的心态去结识别人,建立关系,大家一起共事,也就没有那么害怕被拒绝了。

有时,我们的恐惧来自于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如果我们知道神完全接纳真实的自己,最终评价我们的并不是人而是神,也许就能坦然面对别人的喜欢或不喜欢,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了。

*备注:本文根据“职场心基调”podcast节目录音整理。

职场心基调

职场心基调是一群飘在北美的基督徒职场人参与制作的节目,旨在与大家分享求职经验,以及各类和职场、信仰相关的话题。本次内容由以下两位分享:钟月,来美国前在国内工作过五年,后来美读MBA,毕业后在亚马逊做零售供应链相关工作。邢伟,就职于ABB公司研发部门,机械工程师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