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肉身”与校园牧养

文/赖敏超;整理/沈琅 

2020年一场突然而至的新冠瘟疫,令整个世界的运作嘎然停止,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事工也难逃此劫。很多留美学生选择回国上网课,而更多的中国学生则根本拿不到赴美签证。很多留学生团契没有学生、名存实亡。

然而,一年多之后,美国政府重新给中国学生发放签证,仅在2021年5月至8月,就有8.5万中国学生获得了签证(注1)。这样的局势给奄奄一息的校园事工带来了复苏的契机。从八月中旬起,各地的校园团契又红红火火地举办起各种迎新活动,恢复了生机。

然而,十月份之后,新生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学校的功课也忙碌起来,继续参加团契的新生就开始减少,不少校园团契又开始为“如何能够留住新生”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苦恼。

那么,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个不会过时的原则,可以应用在学生事工中呢?本文将从圣经基础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校园牧养中的“道成肉身”原则。

一、“道成肉身”的事奉原则

回到圣经,从耶稣的服事榜样,我们可以学习“道成肉身”的事奉原则。这个原则源自《约翰福音》1章14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道”的希腊原文是 λόγος,它在希腊哲学中是指在物质世界之上一种绝对、至高却不可触、不可摸的特殊智慧(注2),但在《约翰福音》中所写的“道”却是可以亲近、有位格的,祂在创世之前就存在(约1:1-2),是至高至圣的神,也是临在人间的神,而祂就是耶稣基督。耶稣的道成肉身包括了四个方面:

1. 以血肉之躯来到人间

“道成了肉身”是指耶稣以血肉之躯走进我们的世界。耶稣会饿(太4:2),会渴(约19:28),会哭泣(路19:41),会难过(太26:37),祂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真实地生活在人们当中。

2. 真实地住在人的中间

“住在我们中间”的原文意思是“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在旧约时代,神以帐幕和圣殿来代表祂的居所。因此,耶稣的肉身就是神在人间的帐幕和居所。

耶稣以血肉之躯来到人间,行走在加利利的大街小巷、海边田野,为拿撒勒的左邻右舍所熟悉(太13:55;可6:3;约6:42),是门徒“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一1:1-2)。

3. 为要彰显父神的荣光

《约翰福音》1章18节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耶稣取了人的样子,以肉身来到世上,在罪人中安营扎寨,是为了让世人认识父神,把父神的荣光彰显出来。

4. 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

“有恩典有真理”的原文意思是有恩慈和真实。道成肉身的耶稣把天父对人类的恩慈带来,并且以祂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赎来彰显这恩慈。天父的慈爱和真理完全从耶稣道成肉身的思想、情感、话语和行动彰显出来。我们也应当从这些方面学习“道成肉身”的服事:进入学生当中、真实地生活、彰显上帝的荣光、有恩典和真理。

二、“道成肉身”的重要性

1. 牧养的本质

要谈道成肉身的事奉对校园牧养的重要,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牧养和牧者。牧养是一门建造生命的艺术,尤金‧毕德生称这门艺术是“灵魂的医治”。(注3)

苏文隆牧师在《牧养心与领导力》一书中给了“牧养”一个更具体的定义:“牧养是引导人注目神及祂的作为,在困境和混乱中发现十架的同在,帮助人对抗罪恶、克服忧伤、与神和好、被神医治,并以神的话为中心,建立祷告生活,使生命长大成熟。”(注4)

可见,牧养是跟建造人的生命有关的工程,而牧者就是这项工程的工程师。牧养是一种道成肉身的工作,不是远远站着观看,而是投身于所处的环境中。

2. 学生的需要

如今的留学生趋于小龄化,他们离开父母来到美国读书,经历过许多的孤独、文化的不适应、学业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困惑,需要能够真正理解他们、辅导他们的牧者。而牧者需要走进他们当中,才能理解他们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注重自己的意见,不服权威。他们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因此,牧者需要走进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向他们敞开,以生命影响他们。

另外,牧者只有跟学生们在一起,才可以建立信任。如果平常没有联系,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会跟我们谈。

三、“道成肉身”在校园牧养的应用

1. 建立牧养的理念

根据笔者的观察,“留不住学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牧养。带领的同工把校园团契看成一个工作,只停留在周五或周日的聚会,在周间对学生没有任何关怀和牧养,难怪留不住他们。相反,那些把对学生的关怀延伸到周五聚会之外的团契就“留得住学生”,他们的牧者在周间都跟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生命状况和人生处境,为他们祷告。

因此,带领的同工要学习牧养,成为对人有兴趣的牧人,从眼中只有工作(project)转变成眼中有人(people)。

2. 要预备学习

对于参与校园牧养的牧者同工来说,预备学习很重要。不是从神学院修完规定的学分,毕业出来就自然会牧养。牧者需要非常谦卑地学习,对这个世代的学生有了解认识,需要去了解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潮。

3. 要活得真实

现今的学生非常注重个人主观的感受,也非常能够接纳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他们面前活得真实很重要。牧者同工不需要戴着面具,隐藏自己的感受和软弱,跟他们真实地敞开分享自己的软弱,更能赢得他们的同理和尊敬。

活得真实还包括要说学生能听懂的话。有一些资历深的同工出口就是属灵的空话、大话,学生不会感到跟他们的生活有关系。耶稣的牧养不是这样,他所用的比喻都是通俗易懂,跟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关。

4. 要走进学生

耶稣不是只在会堂里讲道,而是走遍各城各乡,既传讲福音,又施行医治。同样,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来团契教会,而是要走出教会的围墙,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和他们做朋友,花时间聆听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生活的需要。我们既要跟他们传福音,也要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为他们祷告,在他们感到无助的时候,引导他们认识那可以信靠的主。

5. 要用心牧养

当我们用爱用心牧养的时候,自然就会常常想到学生,凡事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苏文隆牧师说:“因为有爱,才会愿意牧养,才会坚持承担牧养的责任,也就是所谓的『有爱才有羊』。”(注5)

我在过去几年学会了“期末考试打气包”和同工生日面这两招。每逢期末考试,我都亲自为学生制作“期末考试打气包”,并为他们每一个人写特别的卡片。我在校园约学生见面,为他们的考试按手祷告。尽管有些学生不来参加聚会,但他们知道我关心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我,会来找我。我也在同工生日的时候,坚持给他们做一碗面或者送小点心和礼物,表示我对他们的关心。每逢年底,我也会给他们小礼物和卡片,表示对他们服事的感谢。只要用心去做,学生和同工都会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

结论

耶稣是我们的大牧者,他道成肉身的事奉原则对于在21世纪的校园牧养尤其重要。《优质心灵捕手:塑造学生属灵生命的DNA》一书的作者邓恩(Richard R. Dunn)指出:“若要影响青少年的灵命,必须融入青少年的真实生活中,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处境中,一起并肩同行,分享经验,引导成长,倚靠圣灵,活像耶稣。”(注6)这正是效法耶稣道成肉身事奉的理念,也是唯一有效、历久弥新的事奉原则。


参考文献:
1. 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85000-student-visas-mission-china-hasissued-since-may-2021/ (accessed November 23, 2021)
2.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https://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3John/43MS01.htm (accessed December 9, 2021)。
3. 尤金·毕德生。《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 http://www.cclw.net/other/fpgzdmyys/htm/content.htm (accessed December 12, 2021)。
4. 苏文隆,《牧养心与领导力》,初版(基督使者协会,2011),88。
5. 苏文隆,《牧养事奉的艺术》,修订版(美国:基督使者协会,2009),19。
6. 刘颖。“牧养『后现代』的青少年:挑战与策略”。世界华福中心。(2006.5)https://www.cccowe.org/content_pub.php?id=ps200605-27(accessed December 15, 2021)。

赖敏超传道是基督使者协会的校园宣教士,负责中西部的校园事工,曾经带领印城华人教会的校园团契转型社区教会。她目前正在接受教牧博士的装备,和丈夫李志雄育有一女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