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吞金兽 vs 福音小帮手
我们是国内大学同班同学,Stanley是广东人,Laura是湖南人,在大学期间分别信主。信主后在学生团契里一起学习、受训、成长、服事,积极见证信仰。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同出国留学,同时订婚,并于留学次年结婚。我们在14年婚姻里生育了二男二女共四个孩子,现居住在德州。我们结婚时已经做了七年同学,恋爱三年了。大家也许会想,相爱相知这么长时间,结婚该不会有问题了吧?答案很遗憾:不单有问题,而且有很多问题。以下,我们将分三个阶段来谈谈这些问题,希望对年轻家庭的读者有所帮助。一、年轻家庭如何靠着主顺利度过新婚存活期年轻人走入婚姻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从谷雨数据(https://xw.qq.com/cmsid/20201224A065MF00)引用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2018年49,804起离婚纠纷案件数据我们发现,离婚纠纷集中出现在了婚后的2-5年,可见在当今社会,婚姻中矛盾的爆发提前了,新婚存活期从传统的“七年之痒”开始变为“三年之痛”。这组调查中有一张“家庭离婚原因”图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 1. 生活琐事离婚原因排名第一的竟然是生活琐事,会不会有些令人惊讶?其实有时候很小的事就会造成夫妻间的冲突。经营一个家不容易,有很多杂事,例如洗衣服、煮饭、洗碗、打扫、购物等等。不知道各位丈夫都做过这个清单里的哪些?应对生活琐事的一个要诀就是,要意识到这是两个人的事而不只是对方的事。耶稣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2)如果我们相信耶稣所说的,把一杯凉水给小子里的一个喝,都是能得赏赐的事情,更何况是为我们的配偶分担家务呢?结婚有孩子后家务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趁刚结婚的时候就建立适合彼此的有效方案,后面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难。应对生活琐事当然需要一些技巧,例如统筹规划,但最有效的是做减法。大家可能听说过“断舍离”,其实基督徒应该比世人更明白简朴生活的真谛。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的经典著作《简朴生活真谛》就指出“简朴是因为内心聚焦于神,所以减弱乃至失去了对外在财富、地位、身份的依恋。”简朴是先求神的国和义,从而能拥有清晰的思路去简化生活中的繁杂事物。如果我们能舍弃一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例如少用不必要的家电,在爱好上少一些执着等,就能腾出时间和心情来彼此交流沟通,以及一起与神沟通。2. 长距离/分居的挑战长距离/分居会有不少额外挑战:压力、怀疑、信息不对称、容易回避深层问题、感情枯萎……但为什么其他的关系例如和父母,儿女等可以长距离,但夫妻却不建议呢?因为父母和儿女有长时间一同生活的经历,有天然的血缘连接,但是刚结婚不久的夫妻却没有这样的关系基础。同时,夫妻之间需要的亲密程度又远超其他人际关系。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长距离/分居不可避免,但要明白这些是以夫妻亲密关系为成本的,所以还是建议尽快结束长距离/分居。并且在长距离之前要做足准备,商量好如何维持亲密关系,并不计成本地执行。3. 性格差异/缺乏沟通的挑战2020年有一部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剧中有对年轻白领夫妻钟晓芹和陈屿,一个早餐吃吐司牛奶一个却吃豆浆油条,一个爱养猫一个爱养鱼,一个希望永远做父母和丈夫疼爱的小女孩,一个却从小就过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直到一次意外怀孕和之后的流产临到两人,因为性格差异、缺乏沟通导致误会重重,最终竟然以离婚收场。很多人观剧感同身受,直呼“这就是我的婚姻”。其实性格差异不是坏事,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规避盲点,彼此互补、成全。就像学习的时候需要同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同事,我们都需要团队协作。在神设立婚姻的时候,祂也设立了最适合你的领袖/帮助者。“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对方的不同之处大多时候不是缺点,反而是神对他们的量身定制。与其费力去同化对方,不如去欣赏对方,一起动脑筋讨论家庭如何分工,好使我们的差异/特点可以最优化地贡献在家庭中。当然,差异也会产生冲突和情绪,我们就需要学习沟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沟通一定要主动,沟通一定要主动,沟通一定要主动。《雅各书》教的特别实用,先听,多听,有回应地认真地倾听。慢点说,好好说,想好再说。不要太快动气,不要太敏感,不要随便误会对方在针对自己。“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或者至少学一下这十五字真言: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请常常使用他们。4. 经济问题圣经中有超过2350节经文提到了钱,钱不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话题,事实上如何使用金钱是一个属灵的话题,我们推荐两本书给年轻家庭《2350圣经财务管理解密》和《金钱与婚姻》。(使者书房有售,购买方式请见第1页)我们推荐大家多读书学习,也可以参加冠冕财务事工的《理财有道》课程,我们参加过觉得非常受益。“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16:11)我们看到年轻家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家庭预算,过度消费,导致背上了卡债/巨额房贷。有时长辈自愿被我们啃老,让我们觉得经济压力不大,但其实这会使我们拖延去考虑自己家庭的真实财务状况。“殷勤筹划的,足致丰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箴言21:5)每一个年轻家庭想要靠着主顺利度过新婚存活期,经营一个荣神益人的婚姻,都务必尽力在未婚时就立志顺服神,谦卑学习圣经的教训。订婚了要参加圣经婚前辅导,新婚的要定期参加婚姻辅导(不是等到有问题的时候才来寻求,而是委身在辅导和团契当中去成长)。在这些属灵资源里不仅要学习原则,也要学习生活技巧和实践经验。二、四足吞金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的挑战什么是“吞金兽”?一般是指小孩这个物种,文学美称小天使,民间俗称碎钞机、吞金兽,养一个是必须,养两个是奢侈,属于高端消费里的顶级配置。当了解到“吞金兽”这个网络词汇之后,才明白原来我们收集了这么多奢侈品。因为我们在美留学的第二年就结婚,在我们婚后的第二年老大出生,后来在读博第四年快毕业的时候生了老二,然后在巴黎做博士后期间生了老三,回到美国后在德州做助理教授时生了老四。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总结我们的生孩子经历:老大碎钞机,老二捡垃圾;超生游击队,跨洋上万里。我们在育娃上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有,总结下来主要有四方面挑战:1.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吞金兽直到完全独立之前都是不折不扣的人形碎钞机。有了孩子之后的家庭财务预算要做很大的调整,包括短期和长期。短期预算包括一个孩子当下的吃穿住用行花费,中期是稍大一点的时候上学、兴趣班,中长期是早一点买人寿保险和做教育专项储蓄,更重要的是在永生里的长期投资。父母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和属灵的品格,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许是有人暂时在家看娃,或许是职业规划上的调整。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到上学前这几年,常常是新手父母最抓狂的时期。我们俩刚结婚时的所有家当一个小拖车就都搬完了,但当老大九个月会爬的时候,我们突然觉得房子变小了,于是就申请了学校的一个1,900平方呎的二居室。这次搬家,动用了最大号的U-Haul卡车,运了两次才搬完。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仅仅是一个孩子,就使我们的生活用品增加了三倍左右。但当老二出生三个月的时候,我们需要跨洋搬家,只能带真正的必需品。于是我们把所有的家当半卖半送,最后仅带了五个大箱子跨越了大西洋,住到了一个330平方呎的studio里。这次变动中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当时女儿四岁,儿子三个月),完全没有因为玩具变少了,房子变小了而郁郁寡欢,反而很兴奋可以和父母在新的国家和城市一起探险。我们观察到,孩子对金钱和物质生活并没有那么敏感,反而对父母的态度(是否情绪健康,是否爱他们)很敏感。他们正是像《提摩太前书》里所说的这样知足地活着的。“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7-8) 2.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孩子之后人际关系的第一优先应该是谁?是这个肉乎乎软萌萌的小孩子吗?还是你那个蓬头垢面睡眼惺忪的老公?还是你腰围长粗了一圈皮肤变松弛的老婆?还是你醍醐灌顶意识到其实是多年辛苦养育了你的老父老母?除了与神的关系最重要以外,圣经告诉我们,婚姻里要效忠的第一优先关系是夫妻。这要行出来太不容易了:你们要花时间同心协力建立家庭内部新的人际平衡,花时间和对方交谈、约会,恢复夫妻间的亲密生活。事实上夫妻关系才决定了你亲子关系的品质,决定你们孝顺父母的委身。“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很多移民家庭两个人都要读书或工作,就请老人出山带娃。但隔代带娃麻烦实在多多,婆媳、翁婿本来就是很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了,老人帮忙带娃还有教育观念代沟,生活习惯冲突,此外还要加上移民家庭的特别生态:老人来到这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可能无法拥有正常的出行、社交,心里很憋屈;小夫妻做新手爸妈心里紧张,作为新移民工作压力又大。建议小家庭谨慎考虑,除了隔代带娃,是否有其他的备选可以解决这个吞金兽的问题?如果必须隔代,请你们调整期待,也要对老人多些关注。有些家庭选择让一位家长暂时在家带娃,我们就经历过。最开始,我真的是被孩所囚。我不舍得也不敢把孩子交给任何人,所以就每天自己带她读书、玩、做家务,但时间久了我发现我太渴望成年人的交流了,孩子也很渴望与她的同龄人有交流。后来我发现,与其被儿所囚,不如让爱走动。我就去参加社区里children friendly的活动,那里最好能提供安全的托儿所,也能给母亲一些成年人的社交或圣经训练。我自己参加过的全国性的组织有MOPs,BSF,我知道也有朋友参加CareNet,我们也有很多大型的当地教会会组织社区服务类的周间查经班/兴趣小组/读书小组等等。也不要小看当地图书馆、书店、博物馆、动物园、公园甚至育儿机构会定期举办的免费活动。走出去,参加他们。现在想来我自己从这些组织/教会受益良多,带着孩子们去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和自信。3. 对时间精力管理的影响有孩子之后会发现照顾初新生儿有非常多的琐事,尤其如果是第一个孩子,还有很多不懂的东西需要摸索,当时的心情就只能用一句话形容:“时间都去哪儿了?”孩子刚出生时几乎每两小时就要折腾一次,因此父母很容易睡眠不够。休息不好,就容易情绪不好,影响工作效率,压力也随之增大。我们的经验是:在休息难以保障的情形下,规律生活尤其重要。做好家庭计划,把时间用在最高优先性的重要事情上(比如灵修、夫妻培养感情),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突发性紧急事件(比如因为缺乏沟通和协调吵架)。保证运动,可以提高精力,做事更有效率。规律的生活不仅对成年人有帮助,还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另外,孩子很容易成为一切的焦点,使你忽略配偶,甚至是自己的感受。爸爸/妈妈都不要吃孩子的醋,夫妻不是争夺孩子关注的竞争者,而是一起团结对付小吞金兽的团队伙伴。4. 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孩子的出生很可能会影响到原有的家庭事业计划,比如是否要海归?是否还继续在教会团契服事?参与多少服事?对自己的事业有什么影响?孩子是神给的礼物,他们的降生有时候让我们能更认清神的心意,使我们不至于落入世俗或自己的野心。在家庭中丈夫尤其需要主动,带领家人一同祷告,在未来家庭的计划中寻求神的心意。三、已婚带娃服事诀窍:平衡家庭成员和需要当年轻家庭靠主顺利度过了新婚存活期,学会了应对吞金兽带来的挑战之后,我们可以思考:四足吞金兽能变成福音小帮手吗?我们的答案是:能!但在聊怎么做之前,我们想先谈谈澄清带娃服事是什么,又不是什么(见下表);还有带娃服事有什么好处;最后再谈谈我们的经验。1. 带娃服事“是”vs“不是”首先,吞金兽会从父母的服事中受益。团宠的幸福生活: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是团契里最早生孩子的夫妻,同工和慕道友多是同龄人,大女儿就是团宠,带她去聚会,所有的叔叔阿姨都喜欢带她玩,这种被众多人宠爱的氛围给了她谜一样的自信。Laura最亲的几个姐妹还常常主动帮我们带她,让我们夫妻两能时不时约个会。让爱走动:在法国的时候,我们每周五会坐50分钟公交车带着老大和老二去团契服事,就当是每周一次的 field trip 。这种规律的生活让孩子们多了很多的运动,还有和我们聊天的时间,老大的乘法口诀表就是在公车上学会背的。打开眼界:现在老大12岁了,她陪伴我们在3个不同的学生和职青团契中成长。我们惊讶地看到,她很喜欢和我们团契的大学生做朋友,甚至在疫情期间他们还会一起在zoom上自习,一起 sleep over,还会为教会练歌。同样,我们的服侍会因为这些小帮手受益。遛娃变团建:现在我们团契辅导团队的同龄孩子们会常常吵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