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敬虔的下一代——以恩典来带领子女

文/程德鹏
Image

我小时候在台湾长大,常常参加补习班。如果今天我告诉大家,我这里有一个补习班,可以保证你们的子女所有项目全优,SAT、ACT很高分,不但学习高分,还有艺术细胞,会音乐、会各种乐器,还有超高的领导能力。你愿意送你的子女来这样的补习班吗?

看似完美但似乎缺少了什么——那就是圣经的教导。如果没有圣经的教导,没有认识神,没有人的品格而只有这些才能的话会变成什么样子?希特勒就是一个很有才能和领导力的人,但我相信没人会希望他的子女成为希特勒!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路9:25)很多时候,我们这些跟随主耶稣的人其实跟世界的价值观没什么不一样。我们想要把各种好的东西教给孩子,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做就想办法硬塞,将传统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和圣经的东西全部放在一起强制性地给他们;教会也是如此,但这样一来反而把他们越推越远。我们在神面前要如何做呢?

经历神的恩典

有的家庭很蒙福,坚持家庭祭坛,孩子和父母一起有属灵分享的时光,孩子从小就爱主,长大了服事主。但我们家的情况不同,我们也有家庭祭坛,但效果并非最理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但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经历到神的恩典,所以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家的真实经历。

浪子回头

我们家老二Evan是一个理直气壮的人,他尚未读高中的时候跟我说,“爸爸,我知道你和妈妈爱耶稣,姐姐爱耶稣,我的妹妹弟弟们好像也爱耶稣,但我不需要耶稣,我不要去教会。”我跟他说,“我想多多把认识神的机会给你,只要你还在我的屋檐下就必须来教会。”他人虽然去了教会,但却到处找不到他,结果发现他躲在我办公室的一个储藏室里。但很奇妙的是前几年,当他从大学回来的时候对我说,“爸,我要你帮我施洗。”神在他身上做了奇妙的工作,使他的生命经历改变。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棒球手,拿着棒球奖学金去上的大学。他说,“神让我看到棒球是我的偶像,我的女朋友也是我的偶像,而我是我自己最大的偶像,我现在不再需要任何偶像了,我想要跟随耶稣。”在我50岁生日那天,我为他施洗。

Image
程牧师为儿子Evan施洗

通过忧郁症爱主更深

我们的女儿Victoria是我们家最早、也是最坚定不移跟随主的,她自己选择去基督教大学想要以后全职服事神,但没想到她却经历过三次很严重的忧郁症,对她打击很大。她说,“爸爸,我很不想当浪子故事里的那个大儿子,可是我真的觉得我就是那个大儿子。我从小就认识主并立定要跟随服事主,我哥哥不爱主不服事主,他现在一回头好像万事都很好,而我怎么会有忧郁症?”

她很喜欢经文、诗歌。有一次我在她低落的时候给她发了一个短信,是一段经文和她喜欢的诗歌,但女儿却回了我很长的短信臭骂我一顿,说我是假冒伪善的人,只懂得给经文,根本不爱她、不认识她。我跟女儿道歉,告诉她我会学习多倾听她和理解她,我也会把这个短信留下来,不是因为记仇,而是提醒我自己,也因为我相信,有一天再来看这个短信,我们会感谢神我们不再是这个样子。神带领她走过这样一段困难的路,也会继续带领她。

感谢主,现今她和她哥哥Evan居然能与我一起筹划和带领亲子关系的讲座!完全是主的恩典!我还记得度过了这段“死阴幽谷”后,有一天Victoria跟我说,“爸爸,你能想像得到吗?从前有段时间我很恨你,现在我很想效法你!”感谢主祂奇妙的恩典!回应了我等候祂的祷告,也帮助我女儿和我在我们的关系上都长进了。现在Victoria自己常发带着经文和诗歌的短信给我。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吸收知识、信仰的方式不同,神带领每个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求神赐给父母智慧来教导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身教与言教

父母的婚姻优先关系

我常跟弟兄姐妹说,《创世纪》第一、第二章中说,夫妻二人合为一体是很好的,里面没有谈到子女。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家庭中除了神处于最核心之外,就是你和你的配偶,不包括你的父母,也不包括你的子女。如果想要有敬虔的子女(或夫妻想要能够同心去爱他们自己的父母),就必须先有健康合一的婚姻。让孩子看到父母彼此相爱以及与主耶稣的优先关系,看到你们的灵修生活和祷告生活。

以身作则

我们跟孩子们说要温柔待人,不要撒谎。结果有人打电话找我们,明明在却跟他说“我不在”,或是我们在路上,跟配偶之间的沟通,注意是否有损人、彼此攻击的话;要注意,父母的身教比言教重要的多。这也不是要求父母完美,我们也会做错事说错话,我们要懂得跟孩子们道歉。不要以为这样父母就失去了尊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尊重父母。

我的一位导师Paul Bucknell牧师提到孩子们在不同年龄有不同季节。出生至5个月,我们的角色是“照顾者”;6个月至2岁半,我们是“训练者”,开始让孩子学习、遵守一些规定,明白不顺服的后果,继续用恩典待他们;3至11岁,我们开始学习作他们的“老师”,塑造价值观和人格;12至19岁,我们已经不能做他们的老师,而是成为“教练”的角色,因为孩子开始有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我们更多的是陪伴和指导;20岁开始作孩子的“朋友”,因为他们已成人,要开始珍惜他们的意见,给他们授权参与各样事物,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教会。

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不要力求控制、力求完美,而是要放弃控制,把掌控权交给神。我们有责任把信仰的种子撒在儿女的生命里,但我们不是阳光雨水,那是神的工作。

信仰在我看来是一个关系,一个认识主耶稣作我们救主的关系。我的父母无法强迫我信主,他们可以按照圣经教导我,但我必须自己做决定,选择相信。让我学习到如何跟随主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我父母的相处。我们不只是周日光鲜亮丽地去教会,而是当我们回到家中,在日常的相处中,我观察到我的父母是如何彼此相待以及如何对待我的。从他们彼此的关系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他们作了很好的榜样,让我相信神是真实的。所以家长们,当你们的孩子与你们同住,这是你们能给孩子做的最好的榜样。– 女儿Victoria分享

福音在生活中的实际教导

在生活中父母随时都可以找机会将神的话语化为实际的教导。比如有时候,在没人受伤的前提下,明明我可以得到一些好处或是可以占得一些便宜,但我偏要走“窄路”,不要做这样的事,孩子们就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说,虽然没人看见,但我知道,神也知道。我做事的原则不是因为占不占便宜,或是别人看没看见,而是只有一个原则,我不要辜负神的爱和祂的恩典。或是我们会聊一些新闻报道,我会问孩子,从神的角度、圣经的角度你会怎么看待这件事,等等诸如此类。这样的果效我个人觉得比逼他们上主日学或是家庭祭坛好得多,至少我们的经历是如此。

以恩典来带领子女

恩典不是软弱

我们必须在神面前常常肯定正确的目的——我们是要控制我们的子女,要他们一定完全照我们的想法去做、去活,还是要他们在神的真理和恩典里长大,认识神,与我们有一个良好的、荣耀神的爱的关系?当孩子做了或说了一些我们不喜欢或认为不对的事情时,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是马上要去纠正他,还是愿意先去理解他,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做或如此说呢?我们要学会聆听、了解孩子当时的状况,用耐心和爱心来沟通和解释。我跟我太太也并非一开始就懂得如何以恩典来带领子女。我们两个都是在严厉的管教下长大的,所以我们对前两个孩子的管教也非常严格,是有一些果效,但也给我们跟子女的关系造成了一些伤害,也许过于严厉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后来,我们也慢慢调整、学习以恩典来带领子女,不止是指导和管教,而是有更多的理解和陪伴,这样反而改良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因此他们也更愿意寻求我们的意见和听我们的教导。

我们家老四有一次闯了祸,他以为我要惩罚他,结果我没有惩罚他,反而拥抱了他。我跟他说:“你是做错了事,我是可以惩罚你的,但我要你在这事上体验神的恩典。”结果他反而大哭,那一天的哭可能比以前被严厉惩罚还要重,可以看到他的脑筋在想什么,他的心在改变。恩典不是软弱,不是一味溺爱,不是我们不该管教,但有时恩典比惩罚还要有效。

父母要以身作则,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在家一定会有争吵的时候,即使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但有时候难免会发生口角,这时如何跟孩子解释?我们会在孩子面前坦白、真诚地彼此道歉、彼此原谅,也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也不要求他们完美,而是在人的软弱中有神的恩典,用神的恩典彼此饶恕和接纳。

设立有恩典与接纳的环境

我们的儿子Evan信主后曾跟我说过,“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虽然我有很多年时间没有信主、不爱主,但我深深地知道你们很爱我,你们没有因为我做一些不讨喜悦的事情就不喜欢跟我在一起,而是听我分享我心中的梦想。”如果父母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断绝关系”,等他们真的闯祸时他们会去找谁?要让孩子知道,天塌了,闯再大的祸,爸妈永远会接纳他们、爱他们。

恩典不是宠、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明白界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管教也要“对症下药”。另外,关系的培养,生命的陪伴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跟孩子聊日常生活、聊信仰、一起祷告是非常珍贵及必不可少的时间。

祷告交托于神

虽然我们有很多做事方式和原则,也教导孩子,但他们还是远离神,怎么办?养育孩子不是单纯的如果我做了ABCD就会有结果,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神对他们的带领。为子女祷告我们都懂,但不见得会坚持做。

我们的儿子Evan还没信主前(虽然信主后明白了棒球是他的偶像)在大学有奖学金,人际关系也很好,好像万事都一帆风顺,我就跟神祷告,“求你怜悯地打击他,让他能认识你。”我心里在想,“难道你要把他的棒球夺去吗?”虽然我嘴上说“好吧”,但其实心里根本不愿意,因为我以他打棒球为豪,所以每次到那个时候我就祷告不下去了。直到有一天,神在祷告中带领我,让我真的可以将这件事交托。后来Evan跟我分享他的信主过程。他在棒球队受到队友“无中生有的指责”而使得教练不让他打球,对他打击很大,他第一次感觉到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导致他开始寻求神。虽然神没有让他在棒球队上再次重新得力,但他却告诉我这是值得的,因为借此失落反而使他被主得着。很巧,那也是我真正祷告交托给神的时候。

Image
Victoria, Evan和程牧师一起为2019年华人差传大会工作坊作准备

教会与下一代

我刚来我们教会作主任牧师的时候,听说有一批教会的年轻人原来在我们教会后来离开了,有讲英文的有讲国语的。我尝试找到这些年轻人,不是把他们要回来,而是去跟他们学习,了解他们为什么离开教会,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一些功课,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教会的长辈都以一个长辈的眼光来看他们,好像他们就是不懂事,反正不比我们懂事……这些年轻人感觉好像自己永远被责备,不被接纳,不被看重。福音基要真理不变,可是我们的传递方式需要改变。

有一本书叫“Who Stole My Church”(《谁把我的教会偷走了》),一个美国大教会的主任牧师写给年长一辈的基督徒。他写道,如果你要舒舒服服享受教会生活直到你回天家,而不在乎下一代爱不爱主,那你就继续坚持你的一些做事方式,教会运作方式;如果你要看到你的教会在你回天家后还继续兴旺,那你就必须愿意放弃教会的一些行事方式。比如提拔一些年轻人作教会执事,授权给他们,甚至给他们机会去失败、去学习,让教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不要成为一个只有严肃没有喜乐的地方。

总结

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子女,还是教会的下一代年轻人,我们都有重大的责任投资在培育他们的生命上,这不能通过强力的压制、批评和控制达成,而是要有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谦卑地,有智慧地去爱护管教,沟通理解,陪伴训练,授权支持和鼓励。这是一个必须靠主恩典而行的过程。

备注:本文根据2019华人差传大会工作坊“如何培养敬虔的下一代 – 程德鹏牧师”整理而成。

Image
程牧师与家人

作者出生于纽约,在台湾长大,卡内基梅隆大学美术文学学士,哥伦比亚国际大学道学硕士。大学四年级信主。在1989年华人差传大会中回应了主的呼召,开始全职服事。1999年,神呼召他成为匹兹堡华人教会欧克兰堂(PCCO)的牧师。2016年,神呼召程牧师成为马利兰中华圣经教会(CBCM)的主任牧师。神赐福程牧师和他的妻子有六个可爱的子女。